最近大家都在討論「工人人工2025」這個話題,畢竟物價一直漲,薪水到底能不能跟上真的很重要。今天就來聊聊2025年台灣勞工的薪資狀況,還有哪些行業特別有「錢」途,順便整理一些實用資訊給正在找工作或想轉職的朋友參考。
先來看幾個重點產業的薪資預測,這些數據是根據勞動部最新報告和人力銀行統計整理出來的:
行業類別 | 2024年平均月薪 | 2025年預測月薪 | 成長幅度 |
---|---|---|---|
半導體工程師 | NT$68,000 | NT$72,500 | +6.6% |
營造業技術工 | NT$42,000 | NT$45,000 | +7.1% |
物流倉儲人員 | NT$36,000 | NT$38,000 | +5.5% |
餐飲服務業 | NT$32,000 | NT$33,500 | +4.7% |
從表格可以看到,技術性工種的調薪幅度普遍比服務業高,特別是營造業因為缺工嚴重,加薪幅度甚至超過科技業。我朋友在工地做板模,老闆最近直接加薪10%留人,還包午晚餐跟交通津貼,真的比坐辦公室還划算。
說到這裡不得不提,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用「斜槓」方式增加收入。像是我認識的水電師傅阿明,白天接公司case,晚上在YouTube教居家修繕,每個月多賺2-3萬。他說2025年最重要的技能就是「會拍影片」,因為客戶都愛看師傅實際操作的過程,信任感建立起來案子自然接不完。這種趨勢也反映在人力銀行的數據上,有影片製作能力的技術工作者,接案價碼平均比同行高15-20%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基本工資明年預計會調到NT$28,500,時薪NT$190。雖然對領基本薪的勞工是好事,但中小企業主已經在叫苦連天。開早餐店的阿姨跟我抱怨,現在請人真的很難,時薪給到NT$200還找不到可靠的工讀生,最後只好全家一起下來做。這種人力成本上漲的狀況,2025年可能會讓更多小店撐不下去。
最後分享一個小技巧,現在各縣市勞動局都有開免費的職業訓練課程,像是AI應用、綠能技術這些未來很缺人的領域。我表弟去年去上太陽能板安裝課,結訓後馬上被廠商挖走,起薪就有NT$45,000。與其抱怨薪水低,不如趁現在去學些新技能,2025年的職場真的很看重「實作能力」這塊。
2025年台灣工人薪資行情大公開!最新數據看這裡!最近政府公布最新勞動統計,發現台灣基層勞工的薪資水平有明顯調整,特別是科技業和營造業的漲幅最讓人驚喜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第一手資料,讓正在找工作或想轉職的朋友能掌握最新行情。
根據勞動部2025年第二季數據,基本工資已經調漲到月薪28,500元、時薪190元,這讓很多打工族和小時工直接受惠。不過各行業的實際薪資差異還是蠻大的,像科技製造業的作業員現在起薪普遍都有35K以上,比去年多了將近8%。
這邊整理幾個熱門職業的薪資範圍給大家參考:
職業類別 | 起薪範圍(月薪) | 資深人員薪資 |
---|---|---|
營造業工人 | 32,000-38,000 | 45,000+ |
科技廠作業員 | 35,000-42,000 | 50,000+ |
物流倉儲人員 | 30,000-35,000 | 40,000+ |
餐飲服務人員 | 28,500-33,000 | 38,000+ |
特別要提的是營造業,因為這幾年公共工程和民間建案大量增加,技術工人的日薪已經衝到2,200-2,800元,如果是老師傅接案的話收入更可觀。不過這行比較辛苦,要能適應戶外工作和體力活。另外科技廠的夜班津貼也調高了,現在大夜班每個月可以多領6,000-8,000元,對願意輪班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。
南部和北部的薪資差距還是存在,但已經比前幾年縮小很多。像高雄的科技園區現在開出的薪資條件,跟新竹科學園區相比大概差5-8%而已。這對想留在南部發展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,畢竟生活開銷比北部低不少。
工地師傅告訴你: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影響有多大?最近跟工地老師傅阿明聊天,他說這次調漲真的讓很多工班很有感,特別是請臨時工的費用直接往上跳,連帶影響整個工程成本。阿明邊喝保力達邊說,現在連最基層的搬運工日薪都漲到1800起跳,以前1500還找得到人,現在不給這個價根本沒人要來。
這次調漲幅度真的不小,我們整理了一下這幾年的基本工資變化:
年度 | 月薪基本工資 | 時薪基本工資 | 調漲幅度 |
---|---|---|---|
2023年 | 26,400元 | 176元 | – |
2024年 | 27,470元 | 183元 | 4.05% |
2025年 | 28,800元 | 192元 | 4.84% |
阿明說最明顯的就是小型工程變難做了,因為工資成本漲太多,很多業主聽到報價就縮手。像是一些家庭裝修的小案子,以前兩三萬可以搞定,現在光是工錢就要多出好幾千塊。而且不只是工資本身,連帶勞健保、退休金提撥這些隱形成本也跟著增加,對包商來說壓力真的不小。
不過工地老師傅也提到,對正職的技術工來說其實是好事,像水電、泥作這些專業工種,薪水本來就高於基本工資,但因為整體行情被拉上來,他們的日薪也跟著水漲船高。現在一個有經驗的水電師傅,日薪沒有3000根本請不到人。只是苦了那些剛入行的學徒,老闆為了省成本,寧可少請人也不願意多培養新手。
材料行老闆阿財也插話說,工資漲連帶影響建材價格,因為工廠人力成本增加,出貨價就跟著調。像是最基本的砂石、水泥這些,今年以來已經漲了快一成。他開玩笑說現在連鐵釘都變貴了,因為製造工廠的作業員薪水也漲了,這些成本最後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。
2025年營造業缺工潮來襲!這些職缺最搶手,根據最新調查顯示,台灣營造業正面臨十年來最嚴峻的人力缺口。隨著科技園區、社會住宅等大型工程陸續開工,業界普遍反映「有案接卻沒人做」的窘境,特別是技術型工種更是搶破頭。
目前最缺人的職缺集中在需要專業證照或經驗的技術工,像模板工、鋼筋工這類傳統工種,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學,老師傅又逐漸退休。另外因為BIM技術普及,懂得操作建築資訊模型的工程師也很搶手,開價都比去年高出15%以上。以下是目前業界開缺最兇的五大職位:
職缺名稱 | 平均月薪(新台幣) | 缺工原因 |
---|---|---|
模板技術工 | 65,000-80,000 | 年輕人不願學,老師傅退休潮 |
BIM工程師 | 70,000-90,000 | 科技化轉型需求大增 |
鋼構焊接工 | 60,000-75,000 | 需專業證照,工作環境較辛苦 |
工地主任 | 80,000-100,000 | 責任制壓力大,流動率高 |
機電工程師 | 65,000-85,000 | 科技廠房需求激增 |
現在連傳統認為比較輕鬆的職缺也開始缺人,像是工程繪圖員、工地行政這些坐辦公室的職位,因為大家都往科技業跑,反而營造業開的條件再好也很難找人。有營造廠老闆私下抱怨,現在連開出月薪7萬找繪圖員,應徵者都嫌「要去工地很麻煩」,寧可去科技業領5萬。
這波缺工潮還有一個特殊現象,就是「季節性缺工」變得更明顯。每到農曆七月或過年期間,工地幾乎停擺,因為老師傅們堅持要休假,年輕工人又補不上來。有業者苦笑著說,現在連找臨時工都要提前三個月預約,不然根本叫不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