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台灣房市討論度超高的「增師父」,根本就是買房小白們的救星來著!這位低調卻超懂房地產的大神,總能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分析市場,連我阿嬤聽他講解都說「比里長伯還清楚」。今天就來分享從增師父那邊偷學來的乾貨,保證讓你避開買房雷區。
先來看增師父最愛強調的「地段黃金法則」,他整理出這張超實用的區域比對表,我每次看房都直接存手機裡:
區域類型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 增師父小貼士 |
---|---|---|---|
蛋黃區 | 保值性高/生活機能好 | 單價高/公設比普遍偏高 | 「晚上去看垃圾車動線」 |
新興重劃區 | 屋況新/未來發展性強 | 短期生活不便/空屋率高 | 「查五年內推案量」 |
老公寓社區 | 得房率實際/價格親民 | 管線老舊/無電梯 | 「頂樓加蓋別碰產權」 |
增師父最猛的是會用菜市場例子解釋房市術語,像他把「容積率」比喻成粽子餡料比例,說「建商就像包粽阿嬤,餡料塞越多賣越貴,但粽子皮(建築結構)太薄會破掉」。這種講法連我家隔壁賣麵線的阿伯都聽得懂,難怪他的直播總是擠爆。
最近他還爆料建商常用的「價格話術」,像是「最後一戶珍藏版」其實可能是賣不掉的邊間戶,「早鳥價95折」根本是先把開價拉高再打折。有次他直接拿建案廣告單圈出貓膩,現場示範怎麼殺價才不會被當盤子,影片底下留言根本變苦主取暖區。
最近FB、Dcard上大家都在問「增師父是誰?台灣網友都在討論的料理達人」,這位神秘廚神突然爆紅,其實是從夜市起家的台味料理傳奇!本名林志增的增師父,靠著獨門醬料配方和浮誇擺盤,把傳統小吃變身網美級料理,連在地人都說:「從沒想過蚵仔煎可以這麼潮!」
增師父的招牌菜色與特色
菜色名稱 | 獨門秘訣 | 網友熱評關鍵字 |
---|---|---|
黃金爆漿蚵仔煎 | 特調地瓜粉漿+新鮮東石蚵 | #會牽絲 #視覺衝擊 |
火焰骰子牛 | 現場炙燒+自製蒜味醬 | #夜市牛排升級版 |
彩虹涼麵 | 五色蔬菜+芝麻醬與辣油雙拼 | #拍照必點 #清爽不膩口 |
增師父最早在台中逢甲夜市擺攤,因為總愛戴著印有「增」字的廚師帽,被客人暱稱「增師父」。他的料理有三大特色:首先是份量超實在,大學生最愛他的「加量不加價」原則;再來是醬料絕對不手搖,堅持用古早味陶鍋慢火熬煮;最厲害的是他總能在你面前變魔術般地把普通食材堆成小山,IG打卡標籤#增師父的料理藝術已經破萬則貼文。
現在增師父的攤位前永遠排著兩條人龍,一條是等著吃的老饕,另一條是舉著手機直播的網紅。有網友笑說:「上次排隊時前面阿嬤問這是不是什麼新廟會活動」,可見他的料理魅力已經跨越年齡層。雖然還沒開餐廳,但粉絲團上每天都有人在敲碗求宅配,還有人建議他乾脆出料理包,連香港遊客來台都指定要朝聖!
增師父的招牌菜有哪些?老饕必吃清單大公開
每次經過增師父的店門口,總是被那陣陣香氣勾得走不動路!這家隱藏在巷弄裡的老字號,可是在地人吃了十幾年都吃不膩的好味道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道連老饕都瘋狂打call的必點菜色,保證你吃過一次就變成常客啦~
首先要推薦的就是他們家的招牌滷肉飯,那個滷汁真的是絕了!肥瘦剛好的三層肉燉到入口即化,滷汁香濃卻不會死鹹,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每次都能讓人扒完整碗還想再續。而且老闆堅持用台灣溫體豬,吃起來完全沒有豬腥味,連平常不敢吃肥肉的朋友都說超可以!
另外這道古早味白菜滷也是必點,用老母雞高湯慢火煨煮,白菜吸飽湯汁的精華,裡面還加了香菇、蝦米和扁魚提鮮,吃起來超級甘甜。特別是冬天的時候來上一碗,整個人都暖起來了~
菜名 | 特色 | 推薦指數 |
---|---|---|
招牌滷肉飯 | 滷汁香濃、肉質軟嫩 | ★★★★★ |
古早味白菜滷 | 湯頭鮮甜、用料實在 | ★★★★☆ |
麻油雞湯 | 酒香濃郁、雞肉Q彈 | ★★★★☆ |
蔥油雞 | 蔥香撲鼻、雞皮爽脆 | ★★★★ |
滷豬腳 | 膠質豐富、滷得超入味 | ★★★★ |
說到湯品,他們家的麻油雞湯也是很多熟客的心頭好。老闆特別選用黑麻油和老薑爆香,再加入米酒燉煮,喝起來酒香濃郁卻不會嗆喉,雞肉也燉得剛剛好,不會太柴。女生每個月那幾天來喝特別舒服,整個人都被療癒了~
最後要私心推薦這道蔥油雞,看起來簡單但超級考功夫!雞肉要先冰鎮讓皮變脆,淋上老闆特調的蔥油醬,那個蔥香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直夾。每次點這道都要跟同桌的人搶食,因為實在太涮嘴了啦!
「增師父何時開始在餐飲界闖出名號?創業故事揭秘」這個問題,最近在台灣餐飲圈引起不少討論。其實增師父的崛起故事,就像台灣小吃一樣充滿人情味。他最早是在台南國華街擺攤賣滷肉飯,憑著獨門秘方和實在的份量,慢慢累積死忠顧客。那時候每天凌晨4點就起來備料,堅持用溫體豬肉和新鮮紅蔥頭,這種龜毛精神讓他的攤位總是大排長龍。
增師父真正打響名號是在2018年,當時他在台北開了第一家店面。裝潢走復古台味風格,但菜單卻很有創意,像是把傳統滷肉飯搭配溫泉蛋,或是用東港櫻花蝦點綴,這種新舊融合的風格立刻吸引年輕族群。最厲害的是他還會親自站在店門口跟客人聊天,收集意見後不斷調整口味,這種親力親為的態度讓品牌快速成長。
時間 | 重要里程碑 | 特色 |
---|---|---|
2015年 | 台南國華街擺攤 | 獨門滷肉飯配方 |
2018年 | 台北首間店面開幕 | 復古裝潢+創新菜單 |
2020年 | 推出冷凍料理包 | 宅經濟爆發期順勢拓展 |
2022年 | 進軍百貨公司美食街 | 標準化流程維持品質 |
說到增師父的經營哲學,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「做吃的不能騙人」。他堅持中央廚房只用台灣本土食材,甚至公開供應商名單給消費者檢視。這種透明化的做法在食安風暴後特別獲得媽媽族群的信任。另外他也很有生意頭腦,看準疫情期間宅經濟需求,2020年就推出即食料理包,現在每個月光網購業績就破百萬。
增師父最近還開始培養第二代接班團隊,把兒子送到日本學習拉麵技術,女兒則負責品牌行銷。這種傳統與創新並重的經營模式,讓不少餐飲同業都跑去取經。雖然現在已經有十幾家分店,但他還是保持每周至少三天親自到各店巡場的習慣,這種接地氣的做法或許就是他能持續擴張的關鍵。